English
![]()
|
|
jué | jù | qí | sān | (唐 杜甫) |
绝 | 句 | (其 | 三) |
(1) 绝句:古诗体裁中的一种。每首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2) 鸣:叫,啼叫。
(3) 含:包含,指从窗内可以看见的范围。
(4) 西岭:西岭雪山,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年不化。
(5) 千秋雪: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千秋,形容时间很长。
(6) 泊:停船靠岸。
(7) 东吴: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古代属于吴国。
(8)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一首如画的诗作。全诗一句一景,由四幅独立的景色描写构成。
前两句,作者写黄鹂和白鹭,来描述初春景象。两只黄鹂站在翠绿的柳枝上,唱着动听的歌。翠柳中的“翠”字,写出了柳树鲜嫩的颜色。一行白鹭飞上了青天,它们的身姿是那样地的轻盈。青天中的“青”字,写出了天的高和远。再加上黄鹂、白鹭本身的颜色“黄”、“白”,整个画面有了“黄”、“白”、“翠”、“青”四种颜色,画面的色彩十分鲜明。这幅画中不仅有鸟儿的鸣叫,还有白鹭飞翔的身姿,有动有静,生动活泼。它透露了作者内心的欢快和愉悦。
后两句写积雪不化的远山和乘风待发的江船。作者站在楼阁上,从窗边远望,看到了仍有着积雪的远山。因为是初春时节,山上的积雪没有完全融化,看看近处的江河,上边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船只。“千秋”、“万里”,这两个词赋予了这些景色以宏大的气势,显示了诗人阔达的胸襟。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与李白一同成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