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
|
《红楼梦》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长篇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可以代表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它有诸多原名,如《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
《红楼梦》在流传初期是通过名为《石头记》的手抄本形式流传,手抄本仅有八十回(根据有些学者的研究,流传下来的手抄本实为七十九回,今存手抄本的第八十回仅仅是第七十九回的后半节,被后人割裂,以凑足八十回的整数;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今七十九回、八十回二回本均为续作混入)。
作者曹雪芹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所创造的《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继承了《金瓶梅》的网状结构特点,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红楼梦》是一部大书。它并不只是一部言情小说,它更是一部对君主专制社会末期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的概述,这已经逾越了言情小说的范围。《红楼梦》起于言情而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这样才能衬出情的深度与厚度在如此精妙的布局和秩序下,这等空间、这群人物中,看似庞杂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事无巨细,分明清晰地娓娓道来。
《红楼梦》中容百家之长,汇集百科之粹,表现手法曲折隐晦,情感格调凄凉深切,思想底蕴强烈高远。它在我国的很多领域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例如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