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汉语
  • English
  • Français
  • Deutsch
  • Русский
  • 日本語
  • 한국어
  • Português
  • Español
  • magyar nyelv
  • Italia
  • ภาษาไทย
 
  • 首页
  • 学生
  • 教师
  • 机构
  • 下载
  • 培训
  • 关于我们
教师关注 教材介绍 教师培训 教师风采 教学资源 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搜索
当前位置: 教师园地 >> 文化资源 >>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
分享按钮
舞狮
来源:百度百科   发表时间:2011-05-19   阅读次数:33460
展示
介绍

舞狮,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求吉纳福、消灾除害的美好意愿。舞狮有着久远的历史,《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舞狮的生动描写。现存的舞狮可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

 

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体型威武,而中国一般不受狮患所害,因此民间对狮子有了亲切感,把它当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造成狮形以镇压或以示威武。

 

中国社会历来以农为本,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各种节日或迎神喜典应运而生,在这些节庆中,人们为了所求生活平安详宁,就会以神或瑞兽来驱鬼娱神,演变下来至今这种形式便渐渐具有娱乐民间的意义。随着人们对狮子的喜爱,就不满足于石栏、立门墩、印章、屋檐、年画上静止的狮子艺术形象,他们要让狮子活起来,于是他们便创造了模拟狮子行为的舞蹈,再加以改进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门独特艺术。

 

舞狮的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它也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相当盛行舞狮。聚居欧美的海外华人亦组成不少醒狮会,每年的春节或重大喜庆, 他们都会在世界各地舞狮庆祝。

 

关于舞狮的起源众说不一。有传说有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亦有神话版本说是如来佛把狮子引走,因此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亦神话传说是以前山中出现狮子,吃掉村庄内的村民,后来村民学会武功,格毙狮子,村民模仿狮子的形态而成为舞狮。

 

2004年首届“遂溪醒狮艺术节”于11月26日开幕。当天,在该地的文化广场和县城主要街道,举行了精彩的醒狮展演和“狮乡之夜”文艺晚会,11月27日至12月8日,各地醒狮队轮番表演,切磋技艺。此外,还举办了与醒狮有关的书法摄影展。
 

分享按钮
资源评分
评论内容
请给出星级评价 限制在100字内